什么是弱视?
弱视是一种表面看不出来的眼病。通常将矫正后的视力在0.9以下者定为弱视。出现弱视后,无论戴什么眼镜也不能将矫正视力提高到1.0的正常标准。
弱视症状:
1、有无斜视;2、看东西是否一眼眯缝、怕光;3、看书看电视时,是否歪头、偏脸;4、看东西是否很近。如果发现异常,就要带孩子到眼科散瞳确诊。
弱视的发病原因与分类
1.斜视性弱视:患者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由于眼位偏斜而发生复视,为了解除或克服斜视所造成的复视,斜视眼的黄斑功能长期被抑制而导致弱视。早期适当治疗,弱视眼的视力可以提高,但也有少数顽固病例,虽经长期治疗,视力改善不多。
2.屈光参差性弱视:由于两眼屈光参差较大,在两眼黄斑形成的物象清晰度不同或大小差别太大,融合困难,脑皮质中枢只能抑制来自屈光不正较大的眼的物象,日久发生弱视。如果早期矫正屈光不正有可能防止其发生。
3.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幼儿期,如有角膜混浊、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甚至不恰当的遮盖一眼,使得光线不能充分进入眼内,剥夺了该眼黄斑接受正常光刺激的机会,视功能发育受到抑制而发生弱视。
4.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侧性。发生在没有戴过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者。戴合适眼镜后,能使视力逐渐提高,但为时较长,一般需2~3年。
5.先天性弱视: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眉山眼耳鼻咽喉专科医院专家提醒您,弱视不仅使视力下降,还会导致立体视觉异常。所以,一定要抓住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期为孩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