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眉山眼耳鼻咽喉专科医院网站!门诊时间(无假日医院8:30-17:30眼耳鼻咽喉健康热线:13350700114

11年口碑沉淀,专业眼耳鼻咽喉专科医院

医疗社保、保险公司定点合作医疗定点医院

医院介绍名医推荐治疗技术康复案例医院环境先进设备医保政策来院路线
治疗项目

近视治疗>高度近视

内容简介:

近视按程度分,近视度数大于600度(儿童>400度)的屈光不正叫高度近视。因这类近视眼多有眼部的病理变化,故将高度近视等同于病理性近视眼或退行性近视眼。高度近视的发病原因尚不确知。病理性近视的发生于遗传关系较大。后天环境对于近视眼的发病有重要作用。


症状简介:

(1)视力下降。

(2)近视发展速度快:不同于单纯性近视眼,有的高度近视眼即使到了成年后,近视还是继续发展,故也称为进行性近视。

(3)眼球突出:高度近视眼多为轴性,眼球明显变长,前房较深,睫状肌萎缩,部分人眼球向外突出。

(4)暗适应功能差:视网膜的色素上皮细胞发生病变,影响视细胞的光化学反应过程。

(5)眼前黑影:高度近视眼会引起玻璃体变性、液化、玻璃体后脱离等。



病因简介:

1、大量使用电子产品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已经非常广泛。有数据统计,很多的近视患者都是因为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所导致。每天看手机和电脑屏幕的总计时间超过或达到8小时是最容易导致高度近视的发生。

2、饮食

高度近视是一种病理性的近视,人体内缺乏高蛋白和一些微量元素会引起高度近视加深。因此,高度近视者需要注意营养,平时多补充营养,吃些高蛋白的食物,饮食均衡。

3、先天性遗传

也就是病态性高度近视,患者往往在幼儿时期即视轴非常长,长大以后甚至度数会超过二千度,这主要是遗传所致,因此目前无有效方法可阻止其继续加深。

4、不正确的用眼习惯

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达到或大于600度,非遗传因素产生的高度近视也越来越多。主要与不正确的用眼习惯有关,比如躺在床上看书或长时间的在灯光昏暗的场合看书;长期的用眼学习中不能够保持“一拳、一寸、一尺”的用眼习惯;以及看电视看电脑等离得太近等。



危害简介:

高度近视的危害主要在于并发症

(1)由于眼结构异常、营养障碍引起的玻璃体、脉络膜及视网膜变性。

(2)由于眼轴延长、巩膜伸长、生物力学异常作用所致的黄斑变性萎缩及后葡萄肿。

(3)由于视力低、调节辐辏功能失调所致的弱视和斜视等。



检查简介:

(1)检影验光、睫状肌麻痹验光。

(2)压平式眼压计测眼压,对高度近视眼,Schiotz眼压计测量值较实际眼压偏低。

高度近视伴随的是厚厚的镜片

(3)散瞳用间接检眼镜查眼底:寻找视网膜裂孔和脱离。

(4)裂隙灯联合三面镜或60D、90D 透镜检查黄斑区,寻找脉络膜下新生血管。

(5)可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6)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可显示后巩膜葡萄肿的上方黄斑脱离。



治疗简介:

手术治疗

(1)角膜手术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特别是飞秒激光的应用,可用于矫正高度近视。至于更远期的效果及对眼组织的影响仍待观察。

(2)前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3)晶状体与人工晶体手术。

(4)巩膜后部加固术 此类加固术的安全性及确切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5] 

高度近视其他疗法

(1)佩戴眼镜 框架眼镜及角膜接触镜。

(2)有症状的视网膜裂孔应行激光光凝、冷凝或巩膜扣带术。

(3)可疑青光眼患者,如无进展性近视而有进展性视野缺损提示存在青光眼需要治疗。

(4)中心凹外或旁中心凹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可在眼底荧光照影后数日内激光光凝治疗。



预防保健简介:

包括预防高度近视的发展及预防近视眼的并发症。

(1)预防高度近视的发展方法:连续近距离用眼的时间不应过长。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合理的调节

如何摘掉笨重的眼镜?

集合训练。平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平衡饮食,合理营养等。应特别注意合理用眼,选择适当的工作,避免过度用眼与不良视觉刺激。可能缓减或终止近视发展的措施,包括配镜(双焦点镜、高透氧硬性接触镜)、药物、手术等。

(2)高度近视致盲的主要原因为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青光眼、弱视等均需重点预防。除经常注意视力变化外,还要注重眼部早期出现的任何其他异常现象,如闪光感、飞蚊症、视野缺损,视力进行性下降或突发下降,以及眼部酸胀,疼痛及夜盲等现象。必要时进行其他眼部特殊检查



项目病情MORE+
经典案例更多

专家坐诊

预约挂号

门诊时间

交通路线

    眉山眼耳鼻咽喉专科医院
  • 13350700114

  • 2915269192@qq.com

  • 眉山市东坡区诗书路中一段66号

名师推荐/ Teacher recommended
医疗环境/ Medical environment
快速通道
治疗项目
眼科专区|耳科专区|鼻科专区|咽喉专区| 近视治疗|其他服务
新闻中心
治疗技术|康复案例|学术交流|医保政策|媒体关注

版权所有:眉山眼耳鼻咽喉专科医院蜀ICP备17005494号-1

咨询热线:手机:13350700114 座机:028-38111780

E-mail:2915269192@qq.com

地址:眉山市东坡区诗书路中一段66号

技术支持:纵横权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