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的预防
外耳道炎发生于外耳道软骨部,又称为局限性外耳道炎,是耳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外耳道炎的发生多为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或洗澡时及游泳后外耳道积水,使局部表皮软化导致外耳道细菌入侵,从而出现化脓等症状。
急性外耳道炎发病急,外耳道灼热、发痒、疼痛,呈弥漫性充血、肿胀,表皮糜烂。先为稀薄分泌物,继而变为稀脓性或脓性分泌物。皮肤肿胀较甚者,可引起外耳道狭窄或闭锁,遮蔽鼓膜,引起耳鸣及听力下降。严重者耳周淋巴结肿大、压痛,并出现全身不适。
慢性外耳道炎病程长,多有耳痒、少量稀脓、听力轻度减退;外耳道皮肤充血或增厚,或覆有痂皮,痂皮下有少许脓液或碎屑,有时揭去痂皮会出血;鼓膜可混浊、增厚、标志不清。
外耳道炎发作的时候是非常的痛的,甚至化脓,导致全身发热、疼痛。还有难闻的味道。外耳道炎不仅会导致听力下降,严重的还会倒是耳聋或耳鸣,趁着自己还没有发展成外耳道炎以前,做好预防工作很重要。
首先要去除爱掏耳朵的坏习惯。因为经常掏耳朵很容易损伤进而引起感染,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听力。第二,洗头、洗澡时游泳要特别注意,别让污水进入耳朵,如果不小心污水进了耳道,要及时擦干,但不宜太过于用力,平时要保持耳部干燥洁净,保护好耳朵。第三、加强耳部的预防措施,减少耳部的感染,因此,平时运动或者清洁耳朵的时候,要注意方法和力道,避免导致外耳道皮肤损伤,引发细菌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