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白内障,重迎新视界
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的致盲率最高的眼科疾病之一。很多老年人都患有白内障。白内障是眼睛内晶状体发生混浊由透明变成不透明,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从而影响了视力。引起白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较明确的原因有:晶体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和局部营养不良等可引起晶状体囊膜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形成混浊的病变。
初期混浊对视力影响不大,如果不积极治疗,后期会逐渐加重出现视物不清、甚至失明。白内障严重影响了老年朋友的日常生活,使得他们的晚年幸福指数骤降。很多老人都有老眼昏花的感觉,以为这是正常的衰老而不需治疗,或者听信市面上的各种宣传,买各种眼药,结果非但没有使病情好转,反而导致视力越来越差。或受传统观念影响,老年白内障患者因为对手术有恐惧心理而迟迟不肯手术。
对于初期患有轻度白内障的患者有哪些治疗方法?轻度白内障在早期是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的,在用药上,轻度白内障用药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局部用药,一是全身用药,局部用药治疗白内障是滴用眼药水。而全身用药是要根据白内障患者的病因来决定的,而老年性白内障是采用补充维生素、中药补肝肾健脾胃等。
一些严重的白内障患者有可能同时患有眼底病等其他眼病,但由于白内障的遮挡无法判定眼底情况如何。如果不摘除白内障,就无法对眼底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而眼底病也是致盲率很高的眼病,错过治疗时机就会对视力及视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白内障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会产生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如青光眼、色素膜炎等,这些眼病多发生在白内障的成熟期和过熟期,不仅能引起失明,有时可以引起眼内严重的炎症,致使眼球萎缩;有的病人可因为长期眼痛,无法忍受,以至于不得不做眼球摘除。
所以除初期白内障以外的各期白内障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白内障手术是眼科最成熟、最有效的手术。
具体手术方法:
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大切口切开角巩膜缘,进入后用冷冻头冻住晶体,向外牵拉造成悬韧带的断裂,娩出晶体。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开关式截囊,娩出晶体。
超声乳化晶体摘除术:连续环形撕囊,超声乳化晶体核,灌注抽吸晶体皮质,植入人工晶体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为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新型白内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有以下优点:微创技术伤口小,组织损伤少,前房保持良好,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屈光状态稳定,角膜散光小,术后并发症少等。手术越早对眼睛的损伤越小,也减少了患者的病痛。
做白内障手术仍然需要进行手术前的检查与准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眼部检查一般包括视力、视功能、眼压和泪道、角膜曲率、 A 超和 B 超。其中角膜曲率和 A 超检查是为了计算手术中要植入的人工晶体度数。
2、全身检查 常规化验血常规、血小板和出凝血时间(如凝血功能不好术中可能比血过多,影响手术)、血糖、尿常规、乙肝表面抗原、肝肾功能等;并进行常规内科检查:心肺听诊、肝脏触诊、测血压、在心电图、拍胸片等。
3、既往病史:如果你之前已经确诊某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或有特殊情况:如心脏换瓣术后长期吃抗凝药,有药物过敏史、术眼既往有过手术史(特别是术后有并发症的)等应据实向你的医生汇报。且最好在内科控制好血糖、血压后再考入院做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术后注意事项:
(1)晚上戴眼罩睡觉,不能受外力碰击,不舒服或有分泌物可用棉签擦拭眼部;一周内不看电视和书报,一月内少看电视、电影、书报、杂志等,以免用眼过度。
(2)手术当天及术后1周内睡觉时应尽量半卧位,避免侧向术眼侧睡觉,以免造成伤口裂开。 术后两个月内避免过度低头,剧烈运动。
(3) 术后应戒烟忌酒,不吃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畅通。
(4)避免提拉重物、剧烈运动,防眼内压波动。
(5)术后请遵医嘱滴眼液和服用药物;出院后感觉眼睛有任何不适,请及时与主治医生联系或到医院来检查!
(6)术后出现眼花、轻度异物感、眼眶淤血属正常现象;如发生明显晏胀、眼痛、恶心、呕吐时,立即到医院就诊,少数患者在术后5-7天有眼红、畏光、流泪等,请及时到医院检查。
我国有500万白内障患者,每年新增患者近100万,有近40万人最终失明。现在的白内障已不需要等到成熟了才考虑。只要视力在0.4下以下,都可考虑手术。眉山眼耳鼻咽喉专科医院提醒,手术摘除是目前治疗白内障唯一最为有效的方法。因为白内障是一种不可逆的晶状体蜕变,没有一种药物能使其恢复透明。一旦发现得了白内障,应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