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眉山眼耳鼻咽喉专科医院网站!门诊时间(无假日医院8:30-17:30眼耳鼻咽喉健康热线:13350700114

11年口碑沉淀,专业眼耳鼻咽喉专科医院

医疗社保、保险公司定点合作医疗定点医院

医院介绍名医推荐治疗技术康复案例医院环境先进设备医保政策来院路线

什么是远视眼?

2017-4-9 15:37:10 次浏览

什么是远视眼?

     视眼是由于眼轴较短,在不使用调节状态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折后主焦点落于视网膜之后。而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图像。为此,远视眼经常需要运用调节来加强眼的屈光力,使进入眼球的光线能集合在视网膜上并成为清晰的物像。

远视眼,造成远视眼的原因,老花眼不是远视眼,远视眼的症状,远视眼的治疗。.png  

造成远视眼的原因

引起远视眼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二是角膜、晶状体的弯曲度变小。多为先天因素。三是由于房水、晶状体的屈光指数减少,玻璃体的屈光指数增高引起,这类原因比较少见。

但造成远视的主要原因——眼轴距过短,与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两种情况不会共存,因此不必讨论。而造成远视的其他种情况由于发生的几率小。

了解远视眼的原因对于我们了解什么是远视眼来说很有必要。

老花眼不是远视眼 

  老花眼是中老年才会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大概45岁以后开始;而远视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都可能发生。老花眼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眼睛的晶状体弹性下降、睫状肌调节力量减弱,近处来的光线焦点无法正确落在视网膜上,导致看近不清楚,这和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是一个道理,且左右两眼的老花程度也基本一致。远视与机体的老化无关,它是由遗传、外伤、疾病等造成的眼球屈光力过小或眼轴过短,致使屈光不正,不能形成清晰的图像,这种病理改变可能会让左右两眼出现不同程度的远视。 

  老花眼看近不清晰,但看远一般是正常的,佩戴眼镜主要是为了矫正视近力,看远的时候不需要戴眼镜;远视眼的视近、视远能力都有缺陷,轻度远视可以通过睫状肌的调节来弥补,即使不戴眼镜看近看远都正常,但重度远视超出了眼睛的调节能力,就需要佩戴眼镜来同时矫正视近力、视远力了。 

  远视和老花不是一回事,老人发现自己看近处不清楚后,不要随意到街上买副老花镜戴,而应尽早找眼科医生确认是什么原因。如果是远视,应根据程度轻重,确定是否需要配镜矫正,一般来说500度及以上的高度远视最好配镜。如果是老花,也需要经过检查验光确定度数,然后再配一副适合自己的老花镜。

远视眼的症状

1.视力减退轻度远视具有调节代偿能力,其远、近视力都正常,犹如正视眼。但远视程度较高者,其远、近视力均不正常,且年龄越大,调节力越弱,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环状光圈越大,物像越模糊,因而近视力比远视力更差。为此,远视眼的视力,减退是取决于远视程度和调节力的强弱的。

2.视力疲劳远视眼患者无论是看远或看近都较正常人使用更多的调节力,且集合作用量也很大,这就破坏了视近反射的平衡协调,

使之长时问处于眉山眼耳鼻喉医院在线预约近距离用眼状态。天长日久就会出现视力模糊、眉弓部发胀、头痛、思睡、失眠、记忆力减退等调节性疲劳体征。

3.内斜视远视程度较大的学龄前儿童由于过度调节和过多的集合,使视近反射失调而诱发内斜视或内隐斜。

 4.眼底改变轻度远视眼的眼底是正常的。中度以上的远视眼,眼底可表现视乳头较小,色泽潮红,边缘模糊稍有隆起,颇似视乳头炎,但眼底可矫正,眼底长期无变化,故称为假性视乳头炎。

远视眼的治疗

远视眼的治疗主要是配戴合适的凸透镜矫正,以提高视力和解除疲劳症状。轻度远视一般不需要配镜,但有视疲劳症状或出现内斜视者,则应尽早配镜矫正。度数较高的学龄前儿童远视患者,要及早验光配镜,随着年龄增长,要每年复验一次,及时减低镜片的度数,以适应视力增长的需要。

眉山眼耳鼻喉专科医院希望各位朋友都多关注我们医院,正确认识远视眼,到专业医院检查就诊。

远视眼,造成远视眼的原因,老花眼不是远视眼,远视眼的症状,远视眼的治疗。.png





关键词: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如何发现孩子远视眼

推荐阅读/ Recommended reading

经典案例更多

专家坐诊

预约挂号

门诊时间

交通路线

    眉山眼耳鼻咽喉专科医院
  • 13350700114

  • 2915269192@qq.com

  • 眉山市东坡区诗书路中一段66号

快速通道
治疗项目
眼科专区|耳科专区|鼻科专区|咽喉专区| 近视治疗|其他服务
新闻中心
治疗技术|康复案例|学术交流|医保政策|媒体关注

版权所有:眉山眼耳鼻咽喉专科医院蜀ICP备17005494号-1

咨询热线:手机:13350700114 座机:028-38111780

E-mail:2915269192@qq.com

地址:眉山市东坡区诗书路中一段66号

技术支持:纵横权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